| 政府动态| 今日樟树 | 招商引资 | 樟树经济发展状况 | 樟树概况| 风土人情| 旅游资源 |企业风采 | 中药材城 | 网站记事 |
白芷的栽培技术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a daharica)的干燥根,又名香白芷。具祛风散湿、消肿、排脓、止痛之功能。主产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2.5米。根粗大、长圆锥形,有香气。茎粗大、圆柱形,中空,常带紫色,有纵沟纹。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互生,叶柄下部成囊状膨大的膜质鞘。复伞形花序,总苞片常缺,或有1~2片,长卵形,膨大成鞘状,小总苞片5~10或更多;花小,无萼齿,花瓣5,白色,先端内凹。双悬果扁平,广椭圆形,黄褐色,有时带紫色,无毛;分果具5棱,侧棱有宽翅。花期6~7月,果期7~9月,见图48。
  (二)生长习性
  白芷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喜阳光充足的环境。秋播当年为苗期,第二年为营养生长期,但常因种子、肥水等原因,也有少量植株开花,导致根部变空腐烂,失去药用价值。
  种子发芽率较低,发芽适温为 10 ~25 C的变温,光有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白芷为深根性植物,故宜选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每 1000平方米施农家肥 4 000公斤~5 000公斤,配施 80公斤过磷酸钙,深翻30厘米,耙细整平,作成1.5米宽的平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多采用直播。秋播,一般于9~10月播种,条播按行距35厘米开浅沟播种;穴播按穴距(15~20)厘米X 30厘米开穴播种,播后盖薄土,压实,播后15 ~20天就可出苗。每1000平方米用种量:条播者约2公斤;穴播约1公斤。
  如播种前用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在种子上,搅拌,闷润8小时左右,再播种,能提早出苗和大大提高出苗率。
  3.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翌春亩高5厘米左右时,开始间苗,一般进行2次,苗高15厘米时定苗,条播者按株距12厘米~15厘米定苗;穴播者按每穴留壮苗1~3株。同时除去特大苗,以防早抽薹。
  (2)中耕除草:每次间苗时都应结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只浅松表土,以后逐渐加深。待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3)追肥:一般追肥3~4次。常在间苗、定苗后和封行前进行。肥种以腐熟人粪尿、饼肥等为主,先淡后浓,最后一次封行前追肥后,应及时培土,以防倒伏。
  (4)排灌:播种后若土壤干燥应浇水一次,以后常保持幼苗出土前畦面湿润,以利出苗。定苗后应少浇多中耕,促其根部向下生长。雨后注意排水。
   4.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多抗霉素100~200单位喷雾。
  (2)黄凤蝶:以幼虫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参见明党参。
   此外尚有蚜虫、红蜘蛛和根结线虫病等为害地上部和根部,需加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白芷在播种后第二年8~9月茎叶枯黄时即可采挖。收获时挖取根部除去泥土,切去侧根和残留叶柄,曝晒l~2天,再按大小分别晒干。
  (五)留种技术
  有原地留种和选苗留种两种方法。
  1.原地留种法 即在收获时,留部分植株不挖,翌年5~6月抽薹开花结籽后,收种。此法所得种子质量较差。
  2.选苗留种法 在采挖白芷时,选主根直、中等大小的无病虫害的根作种根,按株行距 40厘米 X 80厘米开穴另行种植,斜栽,每穴栽种根1株,覆土约5厘米,9月出苗后加强除草施肥、培土等田间管理。第二年5月抽薹后及时培土,以防倒伏。7月后种子陆续成熟时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方法是待种子变成黄绿色时,选侧枝上结的种子,分批剪下种穗,挂通风处阴干,轻轻搓下种子,去杂后置通风干燥处贮藏。主茎顶端结的种子易早抽薹,故不宜采收,或在开花时就打掉。
(2005-4-12 11:23:44 点击1689

Contact us: web@yaoducn.com Tel: 0795-7333685
Copyright (C) 2000-2002 www.yaodu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