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新姑丈 接新姑丈,各地方式不同,樟树大桥一带颇有特色。 结婚后三天,新娘改称"新人"(第二年才叫媳妇)。这天吃过早饭,"新人"显得格外兴奋,她要带丈夫回娘家。娘家要接新姑丈。 新姑丈要准备许多份礼物,这以岳父家的亲戚多少为准。礼物厚薄不同,按辈分送。新姑丈进门,岳父家要打"千鞭",脸面的要放"万响"。 新姑丈进门后就给岳父家送礼品;喝了茶后,再将礼品送往各家亲戚。然后回岳父家吃面。这碗面里,放有四个蛋,一只鸡腿,几片肉。吃过面后,再吃酒。吃酒这关很难过,因为岳父家通常会把村里的喝酒高手请来陪新姑爷。此时,新娘往往不在身边,她不是与母亲倾谈别后之情,就是找好友叙述新婚之感去了。新姑爷在岳父家已喝得面红耳赤,还要到其他亲友家去吃。有十家要吃十桌,不吃就会说他"眼睛大,看不起人"。 新姑爷很少不醉的,有的当场呕吐,有的就地而卧,但妻子不会责怪,因为她怕丈夫日后"好高",说娘家没酒,没有把他灌醉,她也希望他知道娘家人不是好惹的。 新姑爷回家时,各家要"回篮子"。一户十个蛋、十条毛巾或一双袜子,塞到新姑爷的篮子里。 新姑爷自己走不稳,又不能留宿,便由新婚妻子搀扶着回家。酒醉心明白的丈夫借机与她亲热,一路摩挲。 烂醉如泥的新姑丈回家醒来后,果然仍要"好高",说自己如何"过硬",对方如何舞弊,所以他醉了别人没醉。这时,在一旁的妻子会立即开口揭丈夫的丑,有些结婚后一直没交口的夫妇,便趁机互相搭嘴,显出其乐融融的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