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出诊 旧时,医生叫郎中先生。郎中身价甚高,倍受人们尊敬。 郎中出诊,需坐轿往返,其家中也多备有轿杠。请出诊者,需付"马驾费"(一吊钱左右)。病家来人进门后,将马驾费放在桌上,口称"某地某某患病,请先生发驾诊病"云云。若同时数家延请出诊,医生往往拣马驾费多者先往,其余则顺路或绕道而往(因其马驾费多者,其诊金也必丰)。病家自备轿子接医生者,亦需付马驾费,医生则嘱其回程时送至某处某家。 病家须盛情款待郎中,有"郎中进门要三响"之说,即"轿杠响,花边(银元)响,锅碗响(煮汤碗)";同时应准备纸张(旧时多为草纸)、纸墨,以供郎中开处方用。 郎中到外地行医,如投宿无着,可到药店食宿。郎中只需将药囊或雨伞放置药店柜台或铡药凳一侧,药店伙计即知郎中到家,便会告知老板。老板闻讯后,应筛茶敬烟,用江湖隐语客套之后,立即安排食宿。菜肴一般为四、六碗(不能仅三碗,叫"牙祭碗"),不可简慢,且请郎中业务上多加关照。民间亦常有"牛角不尖不过界"之说,赞郎中医术之高明。 郎中先生到患痢疾、天花等传染病家出诊,讲究坐凳端茶、接扇方式,如坐凳不坐凳榫;接扇后,要先左右扇三下,谓"避邪风";接茶只能用手从碗侧握住茶碗,不可接触碗底;喝剩之残茶,不能泼在地上,应泼向墙壁;临走之时,不说"多谢""烦扰"等谢语。如此,谓之可保郎中自身无虞。 旧时郎中处方上,往往会载明"照戥足发,依法炮制"字样,以提请药店注意。 农历正月初一处方开首之药,需吉庆称谓。如陈皮、独活、前胡等中药,写成"开张""大发""全福",向药店恭贺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