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动态||今日樟树||招商引资||樟树经济发展状况||樟树概况|| 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地产药材||企业风采||中药材城||网站记事||

闹元宵

元宵节,樟树民间要扎各式各样的花灯,制作特种服装和道具。最受群众欢迎的活动,除玩龙灯、蚌壳灯、舞狮、采高跷、送春牛等外,还有表现传说故事的项目,如"太公钓鱼"、"武吉卖柴"、"哑子驮妻"、"送杨官"、"打大卦"等,还有扮演采茶剧、台阁、社火等戏文的。活动时都是以鼓钹开路,继以吹奏笙箫唢呐等乐器。此时爆竹之声不断,观睹之人摩肩接踵。

这种活动从十三日就开始,到十五日进入高潮,叫闹元宵。花灯队若进入人家,接灯人除了要鸣放鞭炮外,还须酬以红包(赏钱)。这一天,街坊上处处张灯结彩,气氛热烈。几乎家家都要吃用糯米粉包糖芯制成的"元宵丸"(汤圆)。 旧时元宵夜农家将供神之米,做米糍十二个,中间凹下,叫"窝糍",签插月份,蒸熟后揭看糍窝水色,以占各月雨水多寡。少妇无子者跨桥步月以求孕。今俱废。服丧子女上新坟时,辄以特制的纸灯插于坟上,谓之"送年灯"。

晚上姑嫂作"迎灶姑"游戏:取一只筲箕,在其后端插支筷子,将筲箕底朝天,以头巾一方蒙其上,姑嫂对坐,各以一指平平托起筲箕,口念《请姑歌》:"正月正,百草生,桃花红,柳树青,一口瓦,二口瓦,请你姑姑快上马。上马上得快,送双绣花鞋,绣花鞋内三分钱,送给姑姑做盘缠。一姑姑,过新年,二姑姑,闹花类,三姑姑,你莫挨,来了栽(读去声,朝下撞击之意)三栽。"等筲箕开始上下啄动时,询问家中休咎及妇女孕育之事。人们对所得答复不一定相信,无非为了逗趣取乐。到了子夜,厅堂屋角遍插点燃的蜡烛,传说是为"老鼠嫁女",以灯引路,冀其远嫁他方,此俗今废。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