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动态||今日樟树||招商引资||樟树经济发展状况||樟树概况|| 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地产药材||企业风采||中药材城||网站记事||

樟树药帮带徒弟

樟树中药闻名海内外,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

樟树药帮收带学徒有一定的规矩:不带外人,仅带清江县及邻近之亲朋,所以学徒与老板(师父)之间,大多沾亲带故。学徒一般要三年出师,除由师父供给膳食外,每年还付给学徒三吊钱左右零花钱(一吊为一百个铜板)。学徒须做到三稳:身稳、手稳、口稳,即不嫖不赌、不偷不盗、不多嘴嚼舌。学徒劳务繁重,除洗药、切药、收、晒药品外,还需做大量家务劳动,如上、下店门,挑水、扫地、磨刀、帮厨及替师父打洗脸水,铲火炉等,晚上还得打纸媒(用草纸或表芯纸搓成细长纸卷,备吸烟点火之用)、去麦冬芯(用牙齿或工具抽去麦冬内芯)。旧时药店多敬奉财神赵公元帅、药王孙真人、观音大士等三尊菩萨,徒弟须每日早晚装香一支或三支敬神(忌装二支香,认为这是筷子香不吉利)。故师父常告诫学徒:"小晨早起要思量,爽快穿衣急下床,抹锅洗灶宜洁净,洗面(脸)装香敬药王。" 中药学徒也需背读药性、汤头(方剂)等基础医药知识,但大多为实践经验,由师父口传心授。对不同形态和质地的药材,须切成众多花样,仅中药片子就有圆片、瓜子片、柳叶片、骨牌片、薄肚片、鱼鳞片等数种之多。切片时,师父示范后,由徒弟操作。遵规炮制中药时,师父则在旁边,一边烧火,一边指教。学徒满三年后,一般还须"谢师"一年,继续帮师父处理药务,工资由师父定。一年之后,学徒方可自行开业。

建国后,中药人员逐渐改由中药院、校培养,但是樟树药帮仍保留有中药带徒的学习方式。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