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动态||今日樟树||招商引资||樟树经济发展状况||樟树概况|| 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地产药材||企业风采||中药材城||网站记事||

 

"万宝全"沈敬涵

《洗冤录表》的作者杨钜源

《治痢慈航》和熊家骥

毛上溥与《无底编》

聂尚恒和他的医学著作

伤寒病专家谢双湖

舌诊专书编纂者杜本

神针黄石屏

外科专家王振兴

眼科学家邓苑

药商出身的本草名家何本立

制药名家侯逢丙

 

《治痢慈航》和熊家骥

《治痢慈航》大约成书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前后,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吴锡纯重刻本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常德府水星楼杨萃新药材行刊本。

吴氏本有作者熊家骥写于乾隆六十年的自序和吴锡纯、汪均镛作的两篇序;杨氏刊本前有清江丁绍松辅臣序,后附丰城杨氏喉科经验良方。

《治痢慈航》原名《痢疾奇方》,又名《痢疾特启论》。吴锡纯任清江县令重刊时才更名《治痢慈航》。全书一论十方。立论以肝木为主,选方以人参败毒和芍药甘草汤为主。

熊家骥自序说:"痢疾一症,余独得神悟,故敢将先贤诸论,一概抹倒,独创新面。"熊氏理认认为痢疾在肝而不在于大肠,把痢疾分成两种类型: 一是痢疾初起,微有寒热,脉见沉弦,口中和,没有其它病因,就用人参败毒散,以挽回"肝陷"。轻微的,只需一二剂可望痊愈;如果不见效,而病者只是微热,就应以"和肝"为急务,宜用芍药甘草汤,加生姜、吴萸、木香。 二是腹中绞痛异常的。熊氏认为,这是"肝木受戕之甚",急需用芍药汤,重加桔梗、祁艾、生姜、陈茶;如果小便不利,小腹疼痛,就要再加猪苓、泽泻、肉桂。

吴锡纯序云:"癸已(即光绪十九年)夏六月,予调署清江。三伏酷热,均奔走烈日中。下车次日,初则霍乱吐泻,旋即变痢发热……红白交下,夜数十解,已岌岌自危。邑增生严博云秀才遵嘉言医治,不旬朝而获瘳。嗣邑绅杨少桐以《痢疾奇方》一书特赠,为熊兰亭所著,亦悉本于嘉言。"据清江县人民医院张连仁大夫说,熊家骥治痢虽本于喻嘉言,但却有新的发展,而以善用桔梗著称。

传说熊氏曾一次用桔梗半斤治臌胀,一服而愈,治法十分奇特。 熊家骥,号兰亭,清江樟树镇垣下村人,乾隆间举人,曾在四川一带为官。于公事之暇,他常为人治病施诊,并且以医药术驰名四川,在重庆有"药王"之称。

所以《治痢慈航》一书在四川、湖南一带流传颇广,而江西反少见。 据南昌新风楼王咨臣先生考证,《治痢慈航》尚有呵清轩藏版,上有"十八甫文宝阁承印"字样。可见《治痢慈航》在清代就有多种版本流传。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