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炮制术后继有人
樟树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在党的重视和关怀下,得到继承和发扬。 为抢救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县卫生局、医药公司、中医院等单位,组织老药工和青年中药人员一起,挖掘、整理、总结、规范樟树中药炮制的经验和技艺。 1980年起,县科委和中医药协会请老药工张欠生、胡宝芳、傅精根、曹木生、李田华、余仁祥、胡恒春、张兴德等口述、操作、讲解中药饮片炮制方法。经邓富明、余寿祥、张海云等人整理、编写《樟树中药传统炮制法》一书,于1983年10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3000册;1984年10月修订再版,发行40000册。这本书简述了樟树中药发展史,论述了樟树中药炮制的特色,列举了有代表性的樟树炮制法对85种中药炮制的具体操作过程,并说明了各种中药的药物来源、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炮制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成品现状、炮制作用等,成为中医药教学、科研的教材和中药炮制工人的必修课本。 药材的鉴别既继承了传统的感官鉴别法,又开辟了显微鉴定、理化鉴定。老药工邹全生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浸、火烧等办法,可鉴别出200多种中药材,对动物类药材的鉴别更有独特经验。 一批青年药工也掌握了这手硬功夫。同时,青年技术人员在薄层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赵军对金钗石斛(产于贵州赤豕)、束花石斛(产于广西南宁)、莲花石斛(产于广西桂林)、流苏石斛(产于广西隆林)、铁皮石斛(产于广西药检所药场)五种石斛,进行薄层鉴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樟树中医药界经常组织中药炮制方面的学术交流和操作表演,举办中药炮制培训班。原中医中药技术学校设有中药课,自编了《中药炮制学》教材;现在恢复的中医中药技术学校,设有中药炮制班。 县政府鼓励老药工带徒传艺。 据1986年统计,清江县荣获省政府颁布的《三十年工龄老药工光荣证》的有64人,他们都热心培养新人,和青年药工订了师徒合同,手把手教徒弟。 樟树中医院老药工胡宝芳从事炮制工作48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他近几年教的徒弟胡杏香在宜春地区中药炮制经验交流会上表演的铡白芍片被称为"头刀技艺",一寸药料铡出二三百片;长春药店退休老药工寿祥的徒弟陈和生,在全区中药炮制竞赛中获总分第二名。
|
||||||||||||||